瓜德罗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英法关系靠德国,欧洲150年三角关系背后 [复制链接]

1#
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 http://www.jk100f.com/baidianfengzixun/yinshiliaofa/16011.html

引言:

年,新崛起的德国,在法国凡尔赛宫完成了加冕,一个欧洲腹地的强权诞生了。

德国的加冕,让法国这个曾经的欧洲贵妇人扼腕叹息:既生瑜何生亮,这就是法国的感叹。

作为长期以来的欧洲强权,法国一直是超然的欧洲大陆强权,虽然搞不定隔海相望的英国,但自从完成了欧洲最早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之后,法国一直是欧洲说一不二的主。

(中世纪的法德英)

英法两国虽然关系从来没好过,但也在并肩前进中,成了当时世界上排名一二的殖民帝国。

那个时候的时代,是属于英法的时代。

德国还在蛰伏,美国还在酝酿,全世界范围除了被门罗主义保护的美洲,英法不愿意染指之外,其他区域都要看英法两国脸色行事。

可是德国的崛起,打碎了这一切,美国的崛起,更是让英法迎来了噩梦,以至于英法两国的关系,在德国的数次作死下,居然从死敌变成了铁盟。

(现在的法德关系)

一:英法死敌时代有多死敌?

英法两国的历史,可谓一言难尽!

英国自从被罗马征服,融入欧洲主流世界后,就不是一个安分点主。

罗马人之后,维京海盗借助水路的便利,在英国甚至全欧洲予取予夺成就了一段北欧传奇,英国也进入了七国争霸时代,权力的游戏就是英国七国争霸时代的诠释。

后续英国又遭遇了一个法国诸侯威廉的征服,并建立起了新的王朝。

自那以后,英国的领土因为覆盖英法两国区域,让这两个欧洲大国交锋不断。

(英国长弓手)

中世纪的时候,英法两国经历过三次国战。

法王腓力二世大战英国“狮心王”理查和失地王约翰是第一次。

百年战争时,英法两国数代帝王混战,最后圣女贞德出现,激励法国人获胜是第二次。

时间来到近现代,法国大革命的烽烟和拿破仑战争的迭起是第三次。

特别是第三次,英国为了制衡法国,不断培养普鲁士,更是埋下了法国衰弱的因由。

借助英国的帮助和扶持,普鲁士步步崛起,从一个欧洲小邦变成德意志大邦,进而染指了德意志皇冠成就了一个帝国。

德国的崛起,让英法关系迎来了逆转!

俾斯麦的故去,还有威廉二世的雄心,让德国不再掩饰大国野心。

在这个背景下,法国佬问英国人,德国你怕不怕啊?

英国人看着德国佬那致力去世界争霸,致力于于造*舰的样子,缩了缩衣领诚实地说:怕!

英国绅士虽然保守,但一直很务实,且算计很多,跟今日的美国差不离。

德国的崛起让法国迎来了跟英国结盟的时代,也让欧洲迎来了新时代。

(威廉二世的世界*策)

二:英国的遭遇,从震慑欧陆到场面话说不出来。

按理说,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有个渐进的过程,特别是在欧洲这个多头博弈的舞台更是如此。

制衡交锋层出不穷,让新生强国崛起难上加难!

法国用了多年完成中央集权,才有近现代的成就,德国凭什么这么快上位?

答案除了德国人头铁之外,英国的离岸平衡玩脱了也是关键!

英国是个思虑特别多的国度,为了遏制法国,他扶持普鲁士,为了遏制俄国,他扶持奥斯曼帝国和清朝,反正世界各地哪里都有他。

这扶持多了,精力就分散了,精力分散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滚滚,让英国力有不逮了。

庞大的殖民地要管,外交制衡要弄,赚钱虽然多,但制造业空心化,让英国失去了曾经辉煌的基石,产业能力。

失去了基石,就等于失去硬实力,反观德国和美国,则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春风下快速崛起。

(德意志诞生)

刚刚完成了统一不久的德国,工业产值就接连超过了英法这两个传统的工业强国。

自持实力的德国,在俾斯麦时代还比较低调,但锋芒已然出现。

那时候的法国,不敢跟德国争锋,就专门经营殖民地,成了高利贷帝国主义国家。

那时候的英国,麻烦事很是不少,就专门解决麻烦事,德国的怀柔*策很见成效。

俾斯麦时代的德国,是欧洲外交宠儿,三皇同盟玩得飞起,英法都是友好国家。

实事求是地说,德国人真要稳一点,有个好掌舵的,韬晦之策还是玩得很溜的。

但,再如何韬晦也无法避免被惦记,这惦记根源就是,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居然造战列舰了。

德国之前独霸欧陆,英国可以不搭理,因为隔海相望你要打我,你得先过来,但造*舰的德国就不同了。

威廉二世时代,是一个整天叫嚣世界市场,世界海*,世界殖民,的时代!

看着这个潜力无限的潜在对手,英国将无奈的目光盯上了法国,离岸平衡,还是要弄啊。

(一战时的法国陆*)

三:法国的苦逼,我要盟友。

法国那个时候其实很苦逼,因为英国的压制,苦逼到成了欧洲的铁孤儿。

打德国他打不赢,想要拉拢盟友,可奥地利是德国血亲兄弟,俄国被德国迷的晕头转向,英国还在中立,不愿意躺浑水。

为了能有盟友,法国不断勾引俄国给了无数钱,才在德国战略改变后,有了一个盟友俄国。

法国和俄国结盟,这是三国协约中最早缔结的同盟条约。

终于有了一个盟友的法国松了一口气,从铁孤儿变成了有伴了,在咋说是好事。

那个时候的英国在干啥?答案是疗伤,因为当时英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啊!

在欧洲奉行离岸平衡,并没有让他麻烦减少。

(布尔战争)

一场关乎南非金矿的布尔战争,也让他元气大伤丢人现眼。

布尔人背后是谁?除了荷兰还有德国。

德国人看笑话看得开心无比,甚至在不同场合嘲笑英国的无能,英国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,但真要跟德国干仗,自己势单力孤貌似也不行。

于是,一直奉行孤立的英国也受不了德国威胁了。

那么找谁比较好?看来看去之后,英国找到了一海之隔的法国,这个曾经的死敌,实力依旧强大,值得利用。

年4月8日,两国签署了友好条约,协调了两国各个地方殖民地的划分,在弄清楚利益诉求之后,算是建立起了同盟关系。

英法同盟靠,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践行。

有了这同盟成功的经验,觉得自己还有危险的法国,又通过牵线搭桥让英国和俄国也缔结了协约,通过调和矛盾的方式,建立起了友好关系。

年英、俄签署协定,缓和了在亚洲的矛盾,将矛头也对准了德国。

随着这协约的陆续签订,英、法、俄三国协约成了欧洲铁三角。

德国就是这么牛逼,用一己之力让英、法这对死敌成了盟友,也让在英法哪里吃过大亏的俄国(克里米亚战争)甘心加入。

一个国家的崛起,左右了整个欧洲的格局。

一看英、法、俄动作,德国动作也不慢,也给自己找了两个战友那就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。

只是这找到的队友,都不是太给力。

(同盟和协约)

一战因为萨拉热窝事件爆发,随后奥匈帝国宣战塞尔维亚,俄国宣战奥匈帝国,德国宣战俄国,在欧洲大陆一片宣战中,突兀的意大利选择了不宣战!

放弃了同盟义务的意大利,待价而沽,在战争爆发后居然因为协约国给的好处更多,默不作声加入了协约国阵营,完美的诠释了墙头草是什么。

一战的结局,大家都知道,打到快完了的时候,俄国发生了革命,退出了战争,德国占了大便宜,笑了没多久美国人来了。

美国人一来,德国依旧在顽抗,暴风特战队也在坚持,但国内的变故,还有犹太人的背后抽刀让皇帝陛下威廉退位了。

流亡荷兰的威廉二世不甘的目光之下,还有一个下士的怒火。

眼含泪水,忍受失明的希特勒,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和下一次战争的隐忧。

这种子在后续,因为《凡尔赛合约》成了星火燎原,在德国这片干柴烈火上等待爆发。

(希特勒)

四:德国的苦逼,让你们嘚瑟。

一战之后,胜利的协约国举行了一场巴黎和会,数十个国家的代表看着三巨头起舞。

日本人笑了,意大利人笑了,德国人哭了,奥匈人没了,奥斯曼人也没了,我们怒了。

这场改变世界的会议,埋下了后续的苦果,

没了德国威胁的英国,立马跟法国不对盘起来,在制裁德国问题上,他们都扭扭捏捏,让法国人的彻底清算计划落空。

美国这个新生代搅屎棍也是牛人,话里话外都帮德国说话,用行动践行搅屎棍是有遗传的。

英、法友好因为没了德国,成了伪命题。

不甘心的法国人,损失了那么多,决定自己找补。

兵临鲁尔区弄了一出土地换赔偿(鲁尔危机),愣是想让德国当裤子还钱。

(鲁尔地区重要性)

英美一看,这不行啊,就弄了一出调解,随后不顾法国的劝说,不断减免德国的债务。

特别是美国,唯恐天下不乱,杨格计划、道威斯计划前后出炉,输出资本输出产能,缓解经济萧条同时,也将德国拉出了危机。

走出危机的德国,面对的时局是英法分手了,美国在看戏,苏联在埋头苦干,自己该干嘛咧?答案当然是找机会复仇啊!

随后,拿着华尔街风头的希特勒崛起了,用巧舌如簧和治理能力让德国人欢欣鼓舞地说: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。

一个伟人的出现,足以光耀一个时代也足以毁灭一个时代。

希特勒的多面性,让他带着德国走向了共同毁灭的道路。

咄咄逼人的德国,用一次次无情出手,不断挑战英国的底线,而那个时候的法国人在干嘛?

一战后感受到欺辱和背叛的法国,修筑了一个坚固的堡垒,将自己伪装成了乌龟,不到万不得已就是不出来。

英国离岸平衡的算计,在后续又坑了法国一把。

希特勒对着乌龟法国左右看都不顺眼,弄得法国人阵阵发毛。

无奈的他们又在不断拉拢盟友,建立了小国联盟后依旧不安多法国,看着渐行渐远的盟友英国,因为德国的关系,又走到了一起。

只是这一次,他们少了坦诚多了貌合神离。

(绥靖背后的貌合神离)

在干了缺德的让捷克放弃苏台德区域后,指望祸水东引的英国和法国,失望地发现希特勒不是个听安排的人。

为了安全起见,英法甚至抛弃成见,联合波兰一起去莫斯科面见斯大林,指望建立遏制德国的同盟。

可是傲慢的英、法还有头铁的波兰,让斯大林非常不爽,结盟的事情就此没了消息。

瞻前顾后,左右摇摆,英、法在那一刻丑态毕露。

看着丑态毕露的英法,希特勒面对斯大林反而是干脆点头,用巨大的代价换回来一份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拿到条约之后的德国,立马开始了征伐。

闪击波兰,战而胜之,英法两*,在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中喝着小酒看着盟友覆灭。

这一次,就连意大利都极力参加战争,没有算计,或许是英法的丑态让他自信心满满吧。

德国消灭了波兰之后,准备对法战争准备了几个月,法国一看惊慌失色,开始组织动员,但动员了几个月,依旧没完成战争准备。

以至于首相雷诺问参谋长甘末林,啥时候能进攻啊?甘末林的回答是,还要等一年!

不用等一年了,因为一年之后,就没法国了,德国闪击西欧,法国数月之后就宣告了投降!

相较于一战的奋战,遭遇了背叛的法国人这次聪明了,他们开始两面下注。

戴高乐去了英国,留下一方火种,贝当留在法国,屈服于希特勒之下。

我管你谁赢谁输,打完了我都不吃亏!

因为希特勒给的待遇其实也不差,至少德国人比英国人讲信用。

可,讲信用这个词都是相对的,在攻击英国不成后,德国悍然撕毁了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一头扎进了北极熊的怀抱。

美国也不甘寂寞,屁颠屁颠地走过来,在英国求援下先是成了兵工厂,榨干英国最后底气,后来又通过双边卖*火赚够所有钱,然后亲自下场,用夸张的生产力,决定了战争的走势。

英、法结盟靠德国,干掉德国看美国,一战、二战,貌似都这个套路。

世界也从英法欧洲时代,迎来了属于美国的时代,只是英法结盟靠德国的故事依旧在延续。

(欧洲的一体化)

五:欧共体春秋。

二战后的世界,依旧是制衡的世界!

德国这一次背运了,被四国占领不说,后续还分成了两个国家。

背运的德国背后是幸运的英国和法国,有感于美国威胁的英国,极力帮助法国维持了法国的大国地位,让这个在二战中一言难尽的国度,成了拥有否决权的国度。

有了这层感情在,英法又成了盟友,只是对手换了人。

看似跟着美国走的英法,各有各的算计。英国指望维持大国地位,法国指望恢复大国雄风,这两国也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新时代铁拳的打压。

面对这铁拳他们甚至想过合并,虽然不了了之,但关系如何肉眼可见啊?

一场运河危机,让英法两国认清了现实!

认清现实后的法国,开始改变观点更德国越走越近,在欧洲煤钢共同体基础上弄了欧共体。

秉持离岸的英国,一开始不鸟欧共体,但看着曾经的死敌和兄弟们越来越好,就在年死皮赖脸的要求加入欧共体。

至于原因,看着德国发展那么好,说不羡慕是假的。

于是,德国又成了英、法结盟的纽带。

只是这结盟最后依旧难逃脱离!

英国脱欧了,秉性如此的英国,要么玩离岸平衡,要么跟随强,这做派跟日本一模一样。

两条路先一个,英国选了跟随曾经的儿子,现在的干爹美国。

(分道扬镳)

尾声:

其实尾声没什么好说的了,历史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去吸取教训和反思的。

英法的关系转变背后,都有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,这真理英国人自己总结过:

没有永恒的友谊,只有永远的利益

多元化的世界,多维度的博弈,义利之别更要认清!

抛开这之外,还有一个真理,实力才是硬道理。

基于此,同志们奋进吧!

最后补充一句,英、法结盟靠德国,干掉德国靠美国,这个话其实在今日依旧有一定道理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